杨广,即隋炀帝,小字阿摐,华阴人,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,隋朝第二位皇帝。主要功绩如下:
1、改革官制。增设殿内省,与之前已有的尚书省、门下省、内史省、秘书省共同成为五省;增置谒者、司隶二台,分太府寺为少府监。改内侍省为长秋监,国子学为国子监,将作寺为将作监,并都水监,总为五监。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,左右备身为左右骑卫。左右武卫依旧名。改领军为左右屯卫,加置左右御。改左右武候为左右候卫。是为十二卫。又改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,左右监门依旧名,共同组成十六府。
2、攻灭吐谷浑。大业四年隋臣裴矩指使高车袭击吐谷浑,吐谷浑向隋朝清求援军。杨广乘机出兵,于隔年灭吐谷浑,步萨钵可汗逃亡。此战开拓疆域数千里,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,西至塔里木盆地,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,南至昆仑山脉,隋廷设置鄯善、且末、西海、河源四郡。
3、修建大运河。始建于公元605年,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,征发几百万人,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。为了加强南北交通,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,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,连接黄河淮河,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,连接淮河长江,构成下半段。三年后,用河北民工百万余,挖永济渠,通涿郡南,构成上半段。又过两年,疏通江南河,直抵余杭。至此,共用五百余万民工,费时六年,大运河全线贯通,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,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。
1、隋炀帝见诸记载的儿子有四人,分别是:元德太子杨昭、齐王杨暕、赵王杨杲、幼子杨铭 ,其中杨铭早夭;
2、杨昭:584年2月21日至606年8月30日,隋朝宗室,隋文帝杨坚之孙,隋炀帝杨广长子,母皇后萧氏萧皇后;
杨暕:585年至618年,字世朏,小字阿孩,隋炀帝杨广次子,元德太子杨昭同母弟,母亲为皇后萧氏萧皇后;
杨杲:607年至618年,小字季子,父隋炀帝杨广,母萧嫔;
杨铭:早夭。
杨昭(584年2月21日至606年8月30日),隋炀帝杨广长子,母皇后萧氏(萧皇后)。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 (584年2月21日),杨昭出生于大兴宫。初封河南王,仁寿初年(601年)改封晋王。历任内史令、左卫大将军等职。仁寿四年(604年),转任雍州牧,七月,杨昭的祖父隋文帝杨坚去世,其父杨广即位。十一月初三日,隋炀帝巡幸洛阳宫,留下杨昭守卫京师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大业元年(605年)杨昭被立为皇太子。杨昭有武力,能拉强弓;生性谦和,言色平静,生活节俭朴素。大业二年(606年)杨昭病故,时年二十三岁,谥号“元德”。义宁元年(617年),其子隋恭帝杨侑追谥他为孝成皇帝,庙号世宗。
炀是贬义词,杨广的“炀”这个谥号是唐高祖李渊给的;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继位后,给杨广上谥号“明”,庙号世祖,即世祖明皇帝,王世充篡位建郑,杀害杨侗后,给他的谥号和李渊给杨侑的一样,都是“恭”,即隋恭帝;夏王窦建德听说王世充篡位后,与他关系断绝,给杨广上谥号“闵”,即隋闵帝。所以杨广有三个谥号,分别是,“炀”表示重昏暴,“明”表示重功业,“闵”表示重悲哀。
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,则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: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,国家治理得比较好,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,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;隋朝国家统一,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;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;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,首先,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,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,依靠陆路运输,运量小,速度慢,费用大,无法满足需要;隋灭陈后,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;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,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缉揣光废叱肚癸莎含极通,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。
更多“隋炀帝一生的功绩都有哪些”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,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