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法律上,假离婚不是一个概念。只要双方按照法律的规定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,就解除了婚姻关系。所以,假离婚造成的的法律后果和真离婚的一样。假离婚是指,夫妻双方出于某些目的离婚,而不是真的要离婚的行为。假离婚属于违法行为。如果有证据证明,按揭贷款购房资格是通过假离婚取得的。那法律就不会保护这种买房行为。
法律依据:《婚姻登记管理条例》第二十五条规定,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弄虚作假、骗取婚姻登记的,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撤销婚姻登记,对结婚、复婚的当事人宣布其婚姻关系无效并收回结婚证,对离婚的当事人宣布其解除婚姻关系无效并收回离婚证,并对当事人处以二百元元以下的罚款。
办假离婚买房的风险是:若房产是在离婚期间购置并取得房产证的,应属于一方婚前财产。
我国《婚姻法》明确规定了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范围,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。
因为我国法律上并没有“假离婚”的说法,离婚的方式只有两种:一是协议离婚,到婚姻登记处办理;二是诉讼离婚,到法院按法律程序处理。
一旦婚姻关系依法解除,则法律上与真离婚产生一样的法律效果。
【法律依据】
《婚姻法》第十八条规定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为夫妻一方的财产:
(一)一方的婚前财产;
(二)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、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;
(三)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;
(四)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;
(五)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。
1、假离存在很大的风险,小心假戏真做。
2、法律上是不提倡假离婚的,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官司。
3、就算是假离婚,对孩子不管是生活,还是心里有着很大的影响。
4、而且假离婚半年之后才可以买房,买房一年以后才能复婚。
假离婚买房有以下法律后果:
1、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,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,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,还有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。
2、如果假离婚是通过办理假离婚证进行,用假离婚证买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、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。
3、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方自愿而进行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,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,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,或者又一方不愿意复婚的,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。
《合同法》第54条:一方以欺诈、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,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,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。
《刑法》第175条、第280条规定了骗取贷款罪和伪造、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。
更多“假离婚买房犯法吗”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,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!